當一個明星公布戀情或是結婚的時候,身邊總有一些朋友會高呼“失戀了”。這讓很多缺乏偶像崇拜者著實困惑:偶像談戀愛跟粉絲有什么關系?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精神心理科心理治療師朱懷敏為大家解讀粉絲心理。
崇拜偶像其實是追求自己
偶像作為精神生活的重要載體,對年輕人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朱懷敏表示,我們崇拜偶像,其實追求的是自己,偶像不過是自己的理想化客體(即將別人視為自己的一部分,并且能夠為自己發揮某些重要的心理功能)。
當我們把一個人作為完美的理想化客體時,自己就會努力地模仿他、靠近他、在內心體驗與他的融合。當我們崇拜偶像時,我們看到偶像努力付出、光彩照人的樣子,仿佛也看到了自己閃光的樣子。于是,我們內心如同注入了無限能量,讓自己像偶像一般努力,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樣子。
一是在開花初期每畝用15%多效唑40克對水50公斤噴施,可促使大豆莖稈粗壯,不易徒長;二是在大豆初花期或盛花期進行摘心,將主莖頂端摘去2厘米,可使大豆葉片增厚,株高降低,控制徒長,增加結莢數量。
你也能成為自己的偶像
“理想化客體最初形成于我們的童年?!敝鞈衙艚忉?,在父母撫養我們長大的過程中,我們將父母體驗為一個無所不能的人。理想化的父母會逐漸被內化為超我的一部分,成為指引我們生活的燈塔。然而,沒有一對父母是完美的,他們也會有失落、無助、憤怒、恐懼的時候。朱懷敏指出,當我們開始體驗到父母不完美甚至不好的一面,如爭吵、指責、拳打腳踢,理想化就會破滅。
對父母理想化的破滅,很容易讓我們將理想化的對象轉向家庭以外、遠離我們生活的優秀人物,而偶像就是最好的載體。許多人將偶像視作童年父母的再現,將童年對父母所有的情感期待投注到這個新的客體,讓偶像承載了他們對于完美的所有幻想,并因此體驗到自己也如同偶像一般美好。偶像就成為了粉絲們的精神支柱,成為他們努力的目標與堅持的理由,成為了理想化客體。因此,當明星宣布戀情時,粉絲們有了反常的行為。
1)接地極線與直流線路共塔后,受接地極線的屏蔽保護作用,極導線的反擊和繞擊閃絡率均低于獨立架設直流線路。
沒有偶像,失去了崇拜的人并不可怕。朱懷敏表示,對于缺乏偶像崇拜又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其實也有著自己的理想化客體,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已逐漸內化為自體。他們逐漸將一部分投射到偶像身上的美好收回,放在現實的人際關系中,放在身邊重要的人身上,在建立新客體關系的過程中,能更好地發現自身的美好,并將這種美好真正內化成為自己自體的一部分,最終更能夠發現“我其實很好”,這時的自己將散發由內到外的自信與安全感。我們和偶像“分手”了,我們可以成為自己的偶像。
(摘自《羊城晚報》)
標簽:偶像論文; 自己的論文; 客體論文; 的人論文; 父母論文; 哲學論文; 宗教論文; 心理學論文; 應用心理學論文; 《家庭醫藥》2019年第2期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