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av id="358yr"></nav>
    2. <small id="358yr"></small>
    3. <small id="358yr"></small>
        <wbr id="358yr"><th id="358yr"><big id="358yr"></big></th></wbr>

        江南稻作文化景觀模式探索——以南京溧水郭興村為例

        江南稻作文化景觀模式探索——以南京溧水郭興村為例

        論文摘要

        江南地區是稻作生產最早的發源地,但是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鄉村發展卻日顯凋零,造成農田景觀和人文景觀衰落。鄉村是城市發展中重要的物質基礎,鄉村的振興與發展是中國共產黨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戰略。研究首先限定江南地區的范圍,從江南水稻種植的歷史發展脈絡中分析如今稻田景觀營造的深遠意義。在了解稻作文化及其景觀體現的相關基礎知識的情況下,選取江南地區南京溧水郭興莊園為重點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與實地調研結合分析的方法,從場地自然、人文條件概況入手,結合設計師的莊園總體設計思路,用表格對其稻作景觀規劃設計部分進行較為全面的梳理與分析總結,即呈現"點線面"結合體驗的稻作景觀,營造具有江南特色的稻田景觀,以期為今后江南地區稻作文化景觀的設計提供一定借鑒。

        論文目錄

      1. 1 江南地區的范圍
      2. 2 江南稻作文化景觀
      3. 3 江南地區稻作景觀的案例分析
      4.   3.1 南京溧水郭興莊園的基本概況
      5.     3.1.1 自然條件概況
      6.     3.1.2 人文條件概況
      7.   3.2 郭興莊園稻作景觀的設計分析
      8.     3.2.1 稻作景觀設計
      9.       (1)“點”景觀。
      10.       (2)“線”景觀。
      11.       (3)“面”景觀。
      12.     3.2.2 稻作景觀體驗
      13. 4 結論
      14. 文章來源

        類型: 期刊論文

        作者: 羅璇,徐悅

        關鍵詞: 鄉村振興,鄉村休閑旅游,稻作文化景觀,江南地區

        來源: 江蘇農業科學 2019年21期

        年度: 2019

        分類: 農業科技,工程科技Ⅱ輯

        專業: 建筑科學與工程

        單位: 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金陵科技學院

        基金: 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產業創新團隊項目(編號:2018kj08)

        分類號: TU982.29

        DO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9.21.007

        頁碼: 33-37

        總頁數: 5

        文件大小: 3691K

        下載量: 217

        相關論文文獻

        • [1].基于歷史與現實視域的中國稻作文化對外傳播探索[J]. 對外傳播 2017(11)
        • [2].稻作文化[J]. 美術界 2018(12)
        • [3].日本式的稻作文化[J]. 青年文學家 2017(26)
        • [4].稻香萬年——萬年縣傳承弘揚稻作文化的探索與實踐[J]. 當代江西 2015(07)
        • [5].《中國稻作文化史》出版[J]. 農業考古 2010(04)
        • [6].印度稻作觀察[J]. 農機市場 2018(10)
        • [7].中國古代稻作文化對日本祭祀神饌的影響[J]. 牡丹 2020(14)
        • [8].主持人語 稻作文化的生態史——生態人類學的視野[J]. 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 2014(02)
        • [9].淺談云南稻作文化資源檔案建立及開發利用[J]. 蘭臺世界 2014(S6)
        • [10].淺議稻作文化對日本文化的影響[J]. 青春歲月 2014(23)
        • [11].論歌謠與稻作文化——以杭嘉湖稻作歌謠為例[J]. 大家 2012(05)
        • [12].日本稻作文化影響下的人情觀探析[J]. 人民論壇 2020(05)
        • [13].傳承稻作文化 構建和諧地稅[J]. 理論導報 2010(01)
        • [14].讓萬年稻作文化瑰寶大放異彩[J]. 江西農業 2015(03)
        • [15].江西萬年稻作文化系統的特征、價值與保護[J]. 遺產與保護研究 2019(01)
        • [16].太湖地區稻作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研究[J]. 中國農史 2014(05)
        • [17].稻作文化的現代化傳承模式探析[J]. 湖北農業科學 2018(13)
        • [18].湖南糧油健康生態行在長沙啟動[J]. 糧食科技與經濟 2014(04)
        • [19].稻作文化旅游與旅游發展若干問題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 2009(18)
        • [20].《中國稻作文化史》出版[J]. 中國農史 2010(02)
        • [21].留住吳越稻作文化[J]. 文化交流 2013(03)
        • [22].長江中游早期稻作文化遺存[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9(23)
        • [23].“首屆(長沙)國際稻作發展論壇”將于9月在長沙舉行[J]. 作物研究 2018(03)
        • [24].稻作文化在貴州——從“納雍”說起[J]. 教育文化論壇 2011(03)
        • [25].城鎮化語境下黔東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變遷[J]. 凱里學院學報 2016(06)
        • [26].淺論建國前紅河流域彝族的稻作文化[J]. 紅河學院學報 2017(05)
        • [27].浙江稻文化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對策[J]. 中國稻米 2013(01)
        • [28].稻之道,非常稻——2019(長沙)國際稻作發展論壇暨中非稻作發展研討會隆重召開[J]. 農藥市場信息 2019(14)
        • [29].稻作文化與日本人的親植物性[J]. 文化學刊 2019(07)
        • [30].弘揚世界稻作文化 建設中國貢米之鄉[J]. 理論導報 2011(08)

        標簽:;  ;  ;  ;  

        江南稻作文化景觀模式探索——以南京溧水郭興村為例
        下載Doc文檔
        黄片大全免费看小片|天天天天日夜夜夜操|黄片在线视频入口|a色图片在线观看

          1. <nav id="358yr"></nav>
          2. <small id="358yr"></small>
          3. <small id="358yr"></small>
              <wbr id="358yr"><th id="358yr"><big id="358yr"></big></th></wbr>